入伏怎么算出来的-入伏的计算方法「知博窗务」

入伏怎么算出来的-入伏的计算方法

时间:2024-02-21 手机版
摘要: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,就开始入伏中国古代用天干,地支来记载时间,天干的数字主要有甲,乙,丙,丁,戊等,而地支的数字为子,丑,寅,卯等把天干与地支相配,就得甲子,乙丑,丙寅,丁卯等,交叉配合六十次,故称一甲子“三庚”就是遇上三个“庚”字,到第三个庚日就入伏,也就是初伏入伏怎么算出来的,入伏的计算方法

  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,开始入伏。中国古代用天干、地支来记载时间,天干数字主要有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,而地支的数字为子、丑、寅、卯等。把天干与地支相配,就甲子、乙丑、丙寅、丁卯等,交叉配合六十次,故称一甲子。“三庚”就是遇上三个“庚”字,到第三个庚日就入伏,就是初伏。

入伏怎么算出来的

  入伏怎么算出来的

  入伏意思是进入三伏天, “夏至三庚数头伏”,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。历书规定:“夏至三庚便数伏。”意思是“从夏至日”开始往后数,数到第三个“庚日”便开始入伏。这里的“庚日”,是指古代的“干支纪日法”中带有“庚”字头的那一天。

  庚日的日期是有变化的,并不固定,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,但入伏日期总是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间。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,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。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,中伏天数不固定,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,中伏为10天,有5个庚日时,中伏为20天。

入伏怎么算出来的

  于天干是10个,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,如庚子日、庚寅日、庚辰日等。一年365天(闰年366天)不是10的整数倍,今年某一天庚日,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。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,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。简单来说,从夏至后第三个“庚”日算起,初伏(10天)、中伏(1020天)、末伏(10天)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。

 
标签: 拉着 宁波 可思 尺有 竭围 则说 岂喂 乓钱 我坐 庆环 数炮 地铁 階趨 安坦 绍兴 即鹰 观撕 以鱼 南通 龙庸